近日,柳铁中心医院普外科二病区(胃肠,肛肠)引入吲哚菁绿近红外光成像技术,将荧光染色显像技术与腹腔镜技术完美结合,成功开展医院首例荧光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,开启医院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新篇章。

患者覃某半年来反复出现排便不畅感,每天2-3次不成形大便,量少,且伴下腹部隐痛,到柳铁中心医院普外科二病区(胃肠,肛肠)进行肠镜检查发现为横结肠肝曲肿瘤并狭窄。
普外科二病区(胃肠,肛肠)主任梁天伟组织副主任易青群、医师向瑾与多学科会诊制定综合诊疗方案,并成功实施荧光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。术中荧光导航淋巴结,精准化清扫淋巴结,术后患者恢复良好,顺利出院。
该技术的引进不仅提高了科室团队手术质量,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,为广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福音。
荧光腹腔镜技术,也称为吲哚菁绿标记近红外成像荧光腹腔镜技术。吲哚菁绿(indocyanine green,ICG)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色剂,当其被 760~785 nm波长的光激发后可发射出820~840 nm波长的近红外光,少量ICG发射的近红外光即可穿透埋藏于脂肪组织中的淋巴结而被示踪;其具有高安全性、无毒性及淋巴结亲和力高的特性。
基于吲哚菁绿(ICG)的荧光腹腔镜辅助淋巴结诊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结清扫效率,提升转移淋巴结的预判准确率,为胃肠外科医生提供更精准化的胃癌、结直肠癌淋巴引流区清扫范围,从而避免过度清扫及发生医源性损伤。
荧光腹腔镜是当今腹腔镜最前沿的技术,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在荧光导航的指引下,精准化的肿瘤淋巴引流区显影能够确定位肿瘤边界和发现微小病灶,帮助术者精确清扫目标范围的淋巴结,避免过度清扫,做到肿瘤精准切除。 精准的淋巴显像结合膜解剖理念,可进一步避免医源性损伤;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技术评估吻合口血运血供评估,实时显示肠管及吻合口血流灌注情况,减少甚至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,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。 淋巴结荧光显像可提高术后病理淋巴结检出数量,降低微小转移淋巴的遗漏,准确判断患者术后分期,从而做到因期施治,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术后综合治疗方案。